旺報【特派員洪肇君/廈門報導】

在台灣有50多年歷史的農業雜誌《豐年》,1月起登陸福建,開放全國訂閱。這本與台灣農業息息相關的雜誌,受到大陸農政單位重視,最遠的訂閱單位是內蒙古某縣農業技術站站長。

引進《豐年》的海峽農業網總策劃康永松表示,過去幾年與台灣農業交流,發現「豐年」雜誌是非常本土化的農業雜誌,舉凡農業新知、產銷絕活、農業科技應用,都對農民農業有很大幫助,可以說《豐年》是伴隨著台灣農業成長轉型的最佳刊物。

大陸各省市也有農業刊物,但方向不一樣。康永松分析,大陸的農業刊物比較著重農業論文的發表,台灣《豐年》派遣採訪記者到第一線採訪農友,發表各種農業栽種養殖技巧,介紹新型農用資材,以及分析肥料農藥優劣等等,比較貼近基層農民。

康永松是福建農業大學畜牧系畢業,曾經在台資的畜牧企業工作過,引進台灣契約養殖那一套作法,他強調,福建目前所有的雞隻契約養殖,是全盤移植台灣方式,非常成功。

行政院字樣視而不見

去年歷經多次審查之後,大陸的國家新聞總署核可《豐年》雜誌登陸,有鑑於這本雜誌對農友農業確有幫助,所以雜誌內頁的「行政院新聞局刊號」等字樣,各單位也就視而不見。

《豐年》是半月刊,大陸訂閱讀每年720元人民幣,目前訂戶從四川、江蘇到內蒙古都有,絕大部分訂戶為政府機關、台辦、農業技術站以及台資的農業開發園。隨著發行網路拓展,訂戶不斷在增加當中。

但康永松表示,發行量未達2000份以上,都是虧本,只是身為農家子弟,他不計成本也要把好的台灣農業雜誌引進大陸,希望藉此引進台灣農業技術,日後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,結合台灣農產品行銷,讓福建的農民們獲利。

庫存舊雜誌免費送

最近幾次農業成果展或政府農業部門會議,康永松與《豐年》合作,提供庫存舊雜誌免費贈送,獲得很大的迴響,絕大部分基層農友都表示,雖然雜誌內容都是台灣農業的東西,但相通的道理可以借鏡,尤其是台灣的農產品產銷班,保障農民權益,提升農產品收益,是大陸農業最需要學習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